WFU

2021年8月21日 星期六

伊路走來 | 3.濠梁之痛

         一個平凡的午后,伊森睡了個不太飽的午覺,下午兩點,去了感染科病房。今天來看的這位阿姨,是位左腿不明原因的腫大,懷疑是感染引起的病人。來到門口,聽到病房內傳來對話聲音。哦~原來是巧遇主治醫師前來查房了。然而,卻聽到了......


Dr.:下床站起來我看看。

阿姨:醫生我沒辦法,站著腳就好痛。

Dr.:怎麼會痛咧?來站著我看看。

阿姨:真的很痛啊!我沒辦法站......

Dr.:嘿嘸痛啦!卡緊落來!

阿姨:真正就疼啊!哇嘸法度啦......
(伊森聽到了緩慢掙扎下床的聲音)

        醫生後腳離開,伊森前腳進來,準備幫阿姨復健。伊森還來不及開口打招呼,阿姨就開始抱怨起剛才的事情:「厚周老師我給你講,剛才那個醫生齁!我明明就痛到不行,他還硬要我下床站給他看!」我看到阿姨眼中的淚水,應該是剛才痛得眼淚都流出來了吧。一邊安撫著阿姨,跟她說主治醫師很忙,可能急著看看妳的狀況,才勉強妳下來站看看,妳不要放在心上,先躺下來休息一下~沒想到,阿姨聽完我的話,就又激動的哭了起來。

        結束治療後,阿姨的看護跟著我走出病房,告訴我說:「周老師,你知道一天之中她最期待的時間是什麼時候嗎?就是每天下午兩點。」「沒有啦~阿姨嘸甘嫌啦~」我有點不好意思。「金欸啦!每天吃完午飯,她沒多久就會問說現在幾點了?周老師要來了沒有?周末你沒上班,她就會很失望。她覺得醫生和護理師都好兇。」這時候,我才真的意識到,原來我是阿姨的心頭那一塊最軟的肉😍。(咦?)

        對一個小小的實習生來說,得到病人這樣的肯定,無疑是莫大的鼓勵。其實,我壓根不知道阿姨腫得這麼大的腿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,也只能教她一點點簡單的運動,幫助其實很少。然而在半小時的治療時間裡,倒是有許多小聊天,或是給予完成功課的阿姨一些小小鼓勵而已。但對一位身體苦痛,卻又找不到問題,治療效果不理想的病人來說,精神上卻有著超乎想像的支撐力。

        「同理心」是醫療人員在學生時期常被提及的觀念,但也常成為被扣在醫療人員頭上的大帽子,好像沒有同理心是多麼的沒有醫德。令人難過的是,進入臨床以後,能真正做到的醫療人員恐怕不如學校老師預期的多。同理心,常被作為口號式的教育方式,但這個素養並不會因為老師說要同理心,學生就會學到的。除了一個人從小的人格養成有很大的關係,屬於家庭教育、學校教育的範圍,乃至社會教育的一環。但,同理心的學習,絕對身教重於言教。同理心,應該是大家都必須具備的素養。

        讀到這裡,也許有的朋友會覺得阿姨的醫師和護理師真是沒有「同理心」,怎麼對一個身心這麼痛苦的病人大呼小叫云云。現實問題是,在健保制度下,醫療人員必須面對高壓力、高體力負荷的醫療環境,訓練過程中又被要求要又快又準又好,有時候真的是力不從心,自己的情緒都不穩定了,哪裡還顧得到病人的感受呢?當然,這仍是我們要持續努力的部分。但也希望大家對醫療人員也能具有同樣的「同理心」,就像這次covid-19的疫情,我們都感受到許多善良的台灣人對醫療人員的尊重、鼓勵及同理,伊森在這邊也再次謝謝大家的配合與包容。

        濠梁之痛,因為你怎麼知道我痛不痛?那你又怎麼知道我不知道你痛不痛呢?請不要否定別人的感覺,我們沒有這個權力。就是這樣的經驗,於是病人再次成為我們的老師。這位阿姨到現在也還不知道,原來她那時的痛苦,在伊森心中卻埋下了小小的火種。現在,輪到伊森帶學生,也時時警惕自己,必須先安頓好自己的身心,才能好好照顧病人。各位朋友們在未來看病過程中,伊森若有不慎之處,希望大家也不吝指教,再次成為我們的老師。讓我們一起,重新再次學習同理心。

註:在教導同理心的時候,學校老師常會放的一個影片,提供給大家參考~
同理心 VS. 同情心